政务公开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公开 >> 正文
阿里地区行署办公室关于印发《阿里地区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0-03-12 来源:阿行办发〔2020〕7号 点击数:

各县人民政府,行署各局、委、办、处:

《阿里地区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方案》已经行署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阿里地区行署办公室

2020年2月27日

阿里地区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方案

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定之基、和谐之源。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关乎经济发展、边疆稳定、民生保障、社会和谐。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推动阿里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根据地委经济工作会议关于认真总结经验、强化政策保障、拓宽就业渠道、提供充足就业岗位,建立起高校毕业生稳定就业的长效机制,把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保障民生的重中之重等要求,为扎实做好2020年我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结合阿里2020年高校毕业生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九次党代会、区党委九届三次、四次、五次、六次全会和区党委九届七次全会暨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地委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要求,紧扣高校毕业生全就业的目标任务,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正确处理好高校毕业生公职岗位就业和市场就业的关系,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和自主创业,切实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

二、目标任务

2020年计划开发就业岗位1372个,使579名高校毕业生通过公职岗位考录、市场就业和援藏岗位就业实现充分就业,力争30名应届高校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和带动就业。

三、基本原则

——坚持大局为重、防控优先的原则,在疫情响应解除前现场招聘活动暂停或延期举办,充分利用就业网开展就业服务,努力实现线上招聘不停歇、就业服务不打烊,畅通就业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等网络渠道,组织开展网上就业招聘活动,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影响。

——坚持促进发展和就业优先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我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充足的岗位。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为阿里的长足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重要支撑。

——坚持服务产业和培养人才相结合的原则。引导高校毕业生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产业和企业发展需求。营造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市场就业、自主创业和面向基层的良好环境,支持更多高校毕业生扎根基层、服务企业、自主创业。

——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尽快建立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更好发挥政府推动作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坚持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相结合的原则。按照能宽则宽、能免则免,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支持力度,结合阿里实际,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好财税、金融、社保、住房等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高校毕业生就业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保障机制。

四、工作措施

(一)全面完善信息台账。一是各乡(镇)、村(居)委会、驻村工作队要依托西藏自治区公共就业服务管理平台,通过电话、线上开展高校毕业生信息核实工作,建立完善应届高校毕业生数据库,摸清就业意愿、服务需求和遇到的困难及问题,地县人社部门要对2020 年高校毕业生开展线上就业服务。二是各县高校毕业生就业专班要根据自治区高校中心反馈的情况和各乡(镇)核实情况,对2020年阿里籍579名高校毕业生基本信息进行线上比对核实,完善其信息档案表,并及时录入到西藏自治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为“一对一、一对多”就业帮扶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地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班等部门,各县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大力开拓就业渠道。一是地区人社局要全面落实完善双创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保护好、发挥好他们的激情和才智,为广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清除路障、保驾护航,使高校毕业生通过创业实现就业。二是行署国资委、地区工商联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对接,开发不少于102个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要加大就业岗位宣传力度,组织高校毕业生参加企业招聘,争取260名高校毕业生通过区内外企业岗位实现就业。三是地委组织部、地区人社局要突出基层导向,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在待遇、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争取140名毕业生到基层、艰苦边远地区建功立业,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基层卫生、乡村教育、农牧科技等重大战略。四是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要动员高校毕业生到人民军队“大熔炉”锻炼成长,加强同驻阿部队联合开展形式多样的高校毕业生征兵宣传活动,开展国防教育,开辟高校毕业生入伍绿色通道,为人民军队输送更多高校毕业生,争取20名高校毕业生通过参军入伍实现就业。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实现多渠道就业。(地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地委组织部、宣传部,地区财政局、教育局、民政局、行署国资委、工商联等部门,各县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大力推进就业援藏。一是地委组织部、地区人社局、国资委要加强与对口援阿“两省三企”的前期的沟通对接,将2020年我地区应届高校毕业生学历专业、就业意向于5月初提供给“两省三企”,推动“两省”各安排15个公务员岗位、200个事业岗位、200个企业岗位,“三企”各安排100个援藏就业岗位。二是疫情结束后,由行署领导带队,地委组织部、地区人社局、地区国资委主要负责同志及一名工作人员组队赴“两省三企”开展就业援藏岗位对接、就业援藏岗位招录对接、高校毕业生回访及2021年就业援藏对接工作。三是各县人民政府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及其家长区外就业的教育引导,地区人社局、行署国资委要配合“两省三企”做好援藏就业岗位专场招聘工作,争取50名阿里籍高校毕业生通过“两省”援藏岗位实现就业,争取30名阿里籍高校毕业生通过“三企”援藏岗位实现就业。(地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地委组织部,地区国资委等部门,各县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大力建设创业基地。一是地、县人社部门要通过盘活单位商品房、商业用房等资源,加快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建设,力争到2020年建成一批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中心和创业孵化载体,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低成本场地支持、指导服务和政策扶持。二是地区人社局要根据自治区奖补办法、入驻企业数量、孵化效果和带动就业成效制定创业孵化基地奖补办法,对创新创业中心和创业孵化基地给予奖补。(地区科技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工商局等部门,各县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大力开展创业服务。一是地区人社局设立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指导中心,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指导、政策咨询、政策兑现等服务。争取30名高校毕业生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带动就业60人。二是地区人社局要委托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举办不少于50人的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着力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能力。三是地、县人社部门要及时全额兑现高校毕业生创业启动资金、房租补贴、水电费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及基本生活补贴,做到应补尽补。四是地县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按照“放管服”的要求,减少企业注册流程,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便捷的服务。(地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人行阿里地区中心支行等部门,各县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加大政策兑现力度。地县人社部门要按照《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若干意见》(藏党发〔2017〕9号)、《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试行)》(藏政办发〔2018〕76号)、《中共阿里地区委员会、阿里地区行政公署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阿党发〔2017〕34号)、《阿里地区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细则》(阿行发〔2019〕6号)、《阿里地区关于贯彻落实自治区高校毕业生稳就业若干举措的实施意见》(阿就创组发〔2019〕2号)规定及时兑现高校毕业生市场就业补贴、自主创业、返乡创业和区外就业补贴,解决高校毕业生市场就业、区外就业的后顾之忧。(地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各县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大力开展结对帮扶。一是各县人社局要在2020年3月底前结合本县2020年高校毕业生的特点和县处级以上干部实际,制定结对帮扶表,上报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专班,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专班要结合七县和地区实际制定地区2020年高校毕业生“一对一、一对多”帮扶方案。二是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专班要依托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发布收集的岗位信息,及时为高校毕业生和帮扶人提供就业岗位。三是地县人社局要切实加强就业创业帮扶工作,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和技能培训等就业创业服务活动,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积极性。四是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要履行好帮扶责任,对帮扶对象实施精准结对帮扶,对高校毕业生积极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信息等就业服务,帮助其尽快实现就业。(地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各县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大力开展兜底就业。针对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特别是贫困户家庭毕业生、残疾毕业生和家庭存在其他特殊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地县人社部门要充分发挥政府兜底就业作用,争取49名高校毕业生通过公益性岗位、见习岗位实现就业,兑现公益性岗位补贴和见习补贴,力争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地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各县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相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专班和相关部门要在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和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提高政治站位,按照职责分工,切实承担起促进就业创业工作的主体责任,紧盯目标任务,因地制宜、分级负责、分层响应,统筹谋划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领导、有机构、有目标、有措施、有实效。

(二)加强沟通,齐抓共管。充分发挥就业工作联席会议作用,建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协调机制,加强沟通和联系,及时互通信息,共商解决难题的办法。人社部门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并做好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对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实施就业援助。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地、县宣传部门要根据疫情实际通过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天上阿里等微信公众号、地县电视台、各单位电子宣传牌等渠道,举行广泛的线上宣传自治区、地区出台的高校毕业生市场就业、自主创业和区外就业优惠政策,扩大政策宣传面。地委宣传部、地区人社局要深度发掘高校毕业生企业就业、区外就业和自主创业成功案例,邀请专业团队,拍摄制作小短片,在电视、网络、微信等媒体播放。地区人社局、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专班在疫情结束后,要组织高校毕业生及其家长召开就业工作座谈会、“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活动,引导高校毕业生及其家长全面认识和分析就业形势,树立公职岗位就业向市场就业转变、区内就业向区外就业转变的就业观,实现市场就业。

(四)加强监督,确保实效。各县、各相关单位每月底前向地区人社局上报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开展情况,并于2020 年6月20日、12月10日前分别将本县、本单位高校毕业生就业半年工作总结及年度工作总结上报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专班。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专班负责对各县、各相关部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整改,对工作进展缓慢、行动不力的予以通报。

阿里地区行署办公室文电室

2020年2月27日印发

责任编辑: 娜措卓玛

  

Copyright ©  西藏阿里地区行署办公室, 藏ICP备18000418号-1,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西藏阿里地区行署办公室   

电话:0897-2801775;

网站标识码:5425000010藏公网安备 54252302000012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