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西藏新闻 >> 正文

雪域高原上“迟开的格桑花”

发布日期:2020-07-27 10:53     资料来源:西藏日报客户端      点击数:次    【字体:

打印分享到:

走进位于扎囊县县城老福利院的扎囊县残疾人创业就业基地的生产车间,我们看到每一个工人都在自己的工位上娴熟地忙活着。

图为氆氇制作现场。西藏日报新媒体记者 杨光远 摄

他们娴熟的缝纫技法,认真的工作态度让人很难把他们和残障人士联系起来。

图为调试缝纫机器。西藏日报新媒体记者 杨光远 摄

据了解,扎囊县残疾人创业就业基地自2018年3月正式运营以来,主要生产氆氇类产品、藏式卡垫、民族服装、学生校服等,通过与当地学校、政府签订订单合同,在山南、拉萨、日喀则等地设立营销点打开产品销路。

图为手工针线缝制。西藏日报新媒体记者 杨光远 摄

截至目前,总销售额已达480万元,纯利润达200万元。

图为棉被制作。西藏日报新媒体记者 杨光远 摄

据悉,基地通过就业和分红两种模式实现残疾人增收。通过创立基地,对残疾人开展集体培训,帮助其掌握技能,解决就业,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现在基地长期稳定就业残疾人有34人,其中11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月收入最低2000元,最高7000元。同时,按照工作绩效分红,自2018年至今合计分红5万余元。

图为技工进行手工熨烫。西藏日报新媒体记者 杨光远 摄

走出车间时,我忍不住回头多看他们一眼,看到的依旧是他们娴熟地穿针引线和专注地忙碌着,车间墙上的一句标语显得格外醒目:“家有千金,不如薄技随身”。

图为生产车间的墙面标语。西藏日报新媒体记者 杨光远 摄

他们每个人或多或少有缺憾,可他们懂得珍惜、感恩、努力,有着自强不息的精神。在维持日常生活的同时,还能通过自己的一技之长增加家庭收入。在生命的旅途中,他们用勤劳的双手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他们是雪域高原上“迟开的格桑花”!

责任编辑:索朗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