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各民族运动员为我区响箭项目运动员边巴次仁在驻地庆祝生日~
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8日在郑州开幕。这不仅是一个民族传统体育的运动会,更是民族大团结的盛会。全国民族运动会一路走来,内涵不断延伸,已经演变为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盛宴,成为各民族文化交流展示、传承发展的重要舞台。借助民族运动会,包括藏族在内的全国各族群众加强了互相了解,增强了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更强化了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


西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西藏代表团副团长赵树明在9日下午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运动会新闻发布会上,向中央媒体和来自祖国各地的兄弟省市媒体记者介绍了民主改革60年来,西藏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成就。
赵树明介绍,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1959年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西藏从此迈入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新纪元。民主改革以后,历届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重要指示,西藏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民族政策日益深入人心,“三个离不开”思想更加牢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更加巩固,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物质基础、群众基础更加夯实。
在西藏,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氛围更加浓厚。
西藏各族人民的政治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60年来,西藏各族人民的政治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全区各级各部门参加选举各级人大代表,并通过人大代表参与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截至2018年,全区20名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占70%。全区29名全国政协委员中,少数民族委员占8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有效执行,切实保障了各族人民依法当家作主、依法参政议政、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
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以来,自治区先后制定出台了300多部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对多项全国性法律制定了符合西藏实际的实施办法。各民族政治民主权利得到保障,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民族教育、民族医药得到飞速发展,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得到尊重和保护。

3月13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图为我区参会的全国政协委员步出会场。记者 李洲 摄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
6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援助下,全区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人心汇聚谋发展,众志成城护稳定,不断开创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60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宪法规定的民族平等原则,为各民族平等交往交流创造了条件,营造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

图为各民族运动员为我区响箭项目运动员边巴次仁在驻地庆祝生日。
民族团结的群众基础不断夯实,民族团结的社会基础不断筑牢。
各族群众共居共事共学共乐,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成为西藏各族群众的普遍共识和行动自觉。
责任编辑:央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