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上午,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了日喀则市脱贫攻坚工作情况介绍发布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18年,日喀则市实现5.3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646个贫困村居(包括371个深度贫困村居)退出贫困村居。日喀则市将力争在今年年底实现80%以上贫困户、边缘户群众入股农牧民专合组织,确保江孜、拉孜、南木林、萨迦、谢通门、萨嘎6县脱贫“摘帽”,3.48万人如期脱贫。
整合42.15亿元用于脱贫攻坚
2018年,日喀则市统筹整合了42.15亿元涉农资金用于脱贫攻坚,全市实现5.3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646个贫困村居(包括371个深度贫困村居)退出贫困村居,桑珠孜、昂仁、定日、仲巴、仁布、岗巴6县(区)脱贫“摘帽”,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仅3.48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5.1%。
2018年,日喀则市实施了贫困大学生免费教育补助政策,向2494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及农村低保家庭大学生兑现补助资金810.3万元;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8270户33569人,7468户28488人搬入新居;成立劳务派遣企业28家,发展村(居)劳务经纪人1193名,培训贫困群众5347人,实现转移就业1.88万人,同比增长112.7%。
此外,还落实了生态补偿资金5.13亿元,实现人均增收3500元以上;落实农村低保资金7482.47万元;医疗救助资金3063.78万元,医疗救助2.09万人次。并开展特色产业项目34个,完成投资1.99亿元;发展扶贫产业48个,集体经济54个。
农牧民专合组织发展到5730家
日喀则市副市长、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张云宝介绍,今年,日喀则市将脱贫攻坚资金、项目、政策集中向计划脱贫“摘帽”的江孜等6县倾斜,全力抓好“十项提升”工程、扶贫产业发展、专合组织建设、集体经济壮大等重点工作,确保江孜、拉孜、南木林、萨迦、谢通门、萨嘎6县脱贫“摘帽”,3.48万人如期脱贫。
据悉,目前日喀则市重点围绕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和年度脱贫“摘帽”计划,大力建设水电路讯网和教科文卫保“十项提升”工程,实施农村安全饮水项目1606个,行政村(居)通讯工程建设基本完成,科教文卫等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日喀则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市扶贫办党组书记丹增介绍,日喀则市始终把发展农牧民专合组织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突破口,作为农牧民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稳定脱贫、稳定就业的重要平台。
截至今年7月,日喀则市农牧民专合组织发展到5730家(种植业合作社286家、养殖业合作社1270家、手工业合作社727家、劳务输出类合作社1230家、生态保护类合作社1199家、其他类894家)。
“下一步,喀则市将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数量与质量并举,实现专合组织更高质量发展。积极引导群众通过土地经营权、资金、技术、牲畜、设备等要素入股合作社,力争今年年底80%以上贫困户、边缘户群众入股合作社。”丹增说。
责任编辑:益西旺堆